课程简介
授课时间 |
2 天,6小时/天 |
授课对象 |
各职能部门经理,主管,主办科员及生产部门班组长以上级干部; |
授课方式 |
讲解+工具+方法+训练+点评 |
课程背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负砍柴功;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技术,管理工具的高效标志着管理水平的高效,就像工具水平的高低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一样;《QC七大手法》与《QC七大手法的运用》区别在于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技能,知识会随着时间遗忘,技能则是随着历练而更加余刃有余;本课程力图从使用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QC七大手法:每个手法都有定义,作图步骤,操作案例,案例分析与案例演练互动,最大限度让学员掌握QC七大手法,为效率,成本,品质改善服务。
课程目标
以简单的数据或容易了解的方式进行现状调查(查验表);
根据所搜集的数据,判断问题所在的症结(柏拉图);
对产生结果的要因进行分析和判断(特性要因图);
根据分析的形态研判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散布图);
调查制造程序是否稳定,判别产品质量是否安定(管制图);
评估或查验制程,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量测已采取矫正行动的效果(排列图);
对所搜集的数据,按共同的特征加以统计,分析(层别法)。
课程大纲
第一讲:层别法的制图和运用
一、层别法的定义
二、通常的层别方法
三、层别法的应用
四、层别法的表单格式
五、层别法应用案例(一)
六、层别法应用案例(二)
七、层别法互动案例
第二讲:柏拉图的制作和运用
一、柏拉图的起源
二、柏拉图的定义
三、柏拉图的作图步骤
1、搜集数据
2、做出分项统计表
3、绘制排列图
4、记入必要事项
四、使用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1、抓住关键少数
2、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
3、对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
4、连续使用,找出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
5、如何与其他工具综合运用,打出组合拳
五、排列图的案例(一)
六、排列图的案例(二)
七、排列图的互动案例
第三讲:特性要因图的制作与运用
一、因果图的起源
二、因果图的定义
三、因果图可用来分析的问题类型
四、因果图的制图步骤
1、确定问题
2、画粗线条
3、因素及原因分类
4、画中箭头并继续分解原因
5、检查所列原因有无遗漏
6、对重要因素进行标注
7、记入相关事项
五、因果图的案例(一)
六、因果图的案例(二)
七、因果图的互动案例
八、因果图的延伸---因果卡图
第四讲:散布图的制作与运用
一、散布图法的定义
二、散布图的分类
1、正相关
2、负相关
3、不相关
4、弱正相关
5、弱负相关
三、散布图的制图步骤
1、收集数据(30组以上)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准备座标纸,画出纵轴、横轴的刻度,计算组距
4、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座标上
5、填上与资料相关的必要信息
四、散步图的运用
1、散布图的案例(一)
2、散布图的案例(二)
3、散布图的互动案例
第五讲:检查表的制作与运用
1、检查表的概述
2、检查表的定义
3、检查表的目的与时机
4、检查表的应用范围与分类
5、检查表的制表步骤
6、使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
7、检查表的案例(一)
8、检查表的案例(二)
9、检查表的互动案例
第六讲:直方图的制图与运用
一、直方图的定义
二、直方图的制图步骤
1、收集记录数据
2、定组数
3、找出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全距
4、定组距
5、定组界
6、决定中心点
7、制作次数分布图
8、制作直方图
9、填上与直方图相关的必要资料
三、直方图的应用
1、评估或查验制程
2、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
3、量测已采取矫正行动的结果
4、比较绩效
5、比较物料
6、比较供应商
四、直方图案例(一)
五、直方图案例(二)
六、直方图互动案例
第七讲:管制图的制作与运用
一、管制图的定义,目的与基本特性
二、管制图的分类
1、平均值与极差管制图
2、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
3、中位数与极差控制图
4、个别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
5、计数值控制图
6、不良率控制图
7、不良数控制图
8、缺点数控制图
9、单位缺点数控制图
10、计量型控制图
三、管制图的界限
1、规格界限
2、上规格界限
3、下规格界限
4、控制界限
5、上控制界限
6、下控制界限
四、管制图的制图步骤
1、选择品质特性
2、决定管制图种类
3、决定样本大小,抽样频率和抽样方式
4、收集数据
5、计算管制参数
6、持续收集数据,利用管制图监视制程
五、管制图的应用场合
六、管制图案例(一)
七、管制图案例(二)
八、管制图互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