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过5S管理系统性培训及实操过的管理者都知道,若要5S管理融入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达到持续性的维持及改善(素养的直接体现),并非一日之寒,过程中的苦与乐、付出与收获,约上三、五好友能摆上龙门阵(成都方言,特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三天三夜。 笔者在多年的企业管理咨询从业过程中,辅导、接触过几十家制造型企业的5S管理推进工作,其中有部分企业当咨询顾问在的时候,5S管理均呈较好的改善趋势,而咨询顾问一旦离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间歇性的反弹及退化的苗头。从咨询顾问辅导的方法及实施路径(见图1)来看一般都大同小异,只是仁者见仁罢了。
说到设备自主保全,我想有些人可能不是太了解,但提到小孩的保健,我想大部分人,特别是已为人父母的,都比较熟悉。那么,初为人父的我就和大家一起,从小孩保健的故事来初步聊聊为什么我们需要做设备的自主保全及如何做好设备的自主保全。
KPI指标全称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即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一项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中使用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常常看到这样几种现象:
经常听到一些企业主及管理层在抱怨:“我们的员工太难管了,要时刻在旁边督促,胡萝卜加大棒才有用”。前几天走访一家企业,也是以上一番说辞,同时又反应产品的利润率太低,工价也低,员工没有极积性;现场与管理层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深切体会该老板所说的利润率太低,员工没有极积性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了,不能说员工不愿配合改善,而是管理层已经对现场的浪费“麻木”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久看无风景”的缘故吧;不是产品利润太低,而是被现场“巨大的浪费”所消耗掉了。库存周转暂且不提,就现场简单几个事例,可见冰山一角。
近些年来,在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MBA教育的普及和企业内部培训工作的增强,绝大多数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并不缺乏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中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碰到的问题时,懂得应用管理思想和工具解决问题,但是所产生的效益却因人而异、导致中高层管理者对管理产生非常大的分歧和困惑: 一是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管理理论知识并不能直接、有效的指导企业的实际; 二是他们在企业内部各个专业管理领域辛辛苦苦制订的方案、标准、规范以及在专业领域的实践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期望的效益; 三是随着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又产生更多的冲突和摩擦。
在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市场需求疲软,订单急剧下滑,过去那种做出来不愁卖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次急剧转折的浪潮中,我们很多企业的经营思路和业务模式还没来得及转变,日子突然间变得不好过了! 我们经常讲“现金为王”,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然而企业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现象:仓库里成品堆积如山,交付不及时引起的客户抱怨却接连不断,交付及时率仅有50%,甚至更低!客户需要的产品,我们没有生产出来,客人不要的产品,我们却库存高砌!销售部门抱怨生产部门效率低下,生产部门抱怨计划部门计划混乱,计划部门抱怨销售部门市场预测不准,于是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导致的结果就是:库存高砌,缺货严重,现金流枯竭!这是因为供应和需求出现了矛盾,那么谁应该对成品库存积压的问题负责呢?站在精益的角度上看,变革又应当从哪个部门或者业务环节作为突破口会更快速有效呢?
最近见到的每一家客户都对精益改善有着强烈的渴望,但要么害怕精益推进过程困难重重难以坚持,要么就期望顾问能给出一套方案让企业能在很短的时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善。作为一名资深的精益咨询顾问,我非常理解这些企业主家的心情。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仍处于低级水平,而以住赖以发展(盈利)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步消失,亟需通过精益的理念及方法对管理方法及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从而加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也就导致了众多企业老板急于求成的原因。
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客户要么不下订单,要么一下订单就要马上交货,于是就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企业干脆就做很多成品库存,做备货式生产,这样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死库存,产品变成了废品;另一种企业则是接订单后紧急插单,如此一来供应商紧急应对,企业生产员工紧急加班,通宵达旦赶货,最终仓促交付给客人,还要提心吊胆地担心品质不良退货。那么从精益供应链的角度,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经常看到咨询公司不做的标准化却让拼命让客户做,这让咨询看起来像个笑话。国内的精益咨询都是依靠英雄般的老师为企业带来帮助,这种力量对改变国内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同时,您也得承认没有咨询师能够贯通各种形式的组织系统并全面精准有效的提供咨询服务(万金油般的顾问实际上更多是“忽悠”)。